“年纪大了,有时不愿做饭,总是随便对付一餐。”
“一个人做多了也吃不完,菜少了又怕营养不够。”
“孩子不在家,自己做饭是个难题,餐馆吃饭又太贵,社区要是能办个食堂就好了。”
……
过去,社区书记上门走访,总能听到居民这样的心声。如今,“幸福食堂”已在德州市德城区遍地开花,靠着干净温馨的环境、营养丰富的饭菜、经济实惠的价格,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尝出了幸福滋味。
民以食为天。2023年以来,德城区大力实施党组织领办幸福家园服务项目,印发《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四治融合推动社区“幸福家园”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支持、社区主办、多元参与的思路,全域统筹推进“幸福食堂”建设,积极探索养老助餐服务模式。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建成29家“幸福食堂”。
“1个月吃饭平均花费不到100元,上哪里都没有这么好的事情,真的很幸福!”于赵社区居民赵奶奶说。为让社区老人真正吃得实惠,德城区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区级投入+社区自筹+爱心捐赠”的多元筹资机制,为特困群体推行“一元吃饱,两元吃好”特价套餐,截至目前,区级累计发放360余万元就餐补贴,吸引社会投资100余万元,慈善捐赠20余万元,推动企业让利30余万元。
“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幸福食堂’建设为纽带,全方位畅通服务参与渠道,积极凝聚企业商户、楼栋红管家、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有效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德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威说,德城区建立“城市治理合伙人”机制,创新“场所换服务、资源换服务”模式,通过房租减免、优惠水电费等方式,链接专业化优质资源,吸引全区12家餐饮企业加入“合伙人”队伍,着力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吴奶奶,您早餐到了,给您放门口。”一大早,快递小哥宋先生就将热气腾腾的早餐送到了吴奶奶家门口。为解决助老送餐难题,德城区升级42处“暖心蜂巢”作为“早餐配送点”,吸纳29名快递“小哥”组建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社区每日通过微信群发送早餐菜单,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小哥接单”服务模式。建立“助餐兑换”机制,“小哥”免费送餐3次,便可兑换1份“爱心早餐”,累计免费送餐700余份,兑换“爱心早餐”240余份,形成“小哥”与辖区居民“互助共赢”服务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政府投入建设的食堂,会通过审计、督导等方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导,确保补贴资金能够落实到位,工作人员也会每天对“幸福食堂”巡查两次,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运营商进行整改,确保居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德城区将社区“两委”纳入“幸福食堂”运营管理团队,配备30余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提高“幸福食堂”运营水平。规范“幸福食堂”人员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监管,确保助老食堂规范运营,督促整改食品卫生等问题隐患40余条。积极开展智慧化监管探索,依托智慧社区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等线上监管平台,实时展示居家上门助餐订单信息及服务视频,实现“幸福食堂”远程常态化巡查监管。(宋志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