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仁元:让混凝土从“光灰”到“光辉”
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2023-06-30 16:21:41

混凝土,被誉为建筑之骨。但提到这种水泥、砂石和水等拌合的建筑材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尘飞扬。

实际上,优质的混凝土产品看似简单,却是多种变量交集平衡后的结果。做好混凝土产品,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还需要汗水和匠心,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厂区里,车辆进场、雾化降尘、装卸、喷淋……搅拌车的一系列生产动作连贯统一,激昂有序,如同一场鼓乐齐鸣的盛大交响曲演出。作为这场演出的“指挥家”,王仁元在厂区建设上敢为人先,在产品研发上恪守本心,凭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领着企业稳步前行。

专业人才“砼心筑梦”

“小时候知道父亲在城里盖楼房,对于没见过的高楼大厦,天生就有份敬畏和向往。”在建筑行业干了近30年,王仁元追溯起自己与这个行业的渊源,觉得与父亲的关系极大。如今回看自己参与建设的市委党校、德州学院产学研楼、德州高铁东站客运站、鲁北质检中心等建筑时,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数十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收获累累硕果。

54岁的王仁元,现任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1994年,他初入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时,在集团下属的租赁公司就职,2010年顺应城建政策的变化,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王仁元也正式踏入这个陌生的行业。最初,公司的体系架构和人员配置都存在缺陷,为了将公司建设好、管理好,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不断外出学习。

混凝土的配比须按照原材料质量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性能达到最佳,“老配比无法支撑不断发展中的新产品”。企业起步,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人才缺口。

为了请来合适的专业人才,王仁元亲自前往多地拜访,最终从天津聘请来二级建造师刘文亮(现任总工程师)。刘文亮专攻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但以往没有独立承担项目的经验,且对地方原材料的差异很陌生。王仁元就是看中了他敢想敢干的拼劲,放心地将实验室交给他。

随后,公司又先后从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德州学院等多所院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参加行业技术论坛交流会议,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探索技术创新,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的员工队伍。

砼商住进花园里

一说起混凝土企业,许多人将它叫做“光灰”行业,“脏乱差”就从脑子里蹦了出来。为了提高厂区的绿色生产水平,改善行业的形象,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王仁元积极探索更为低碳绿色的厂区建设,向集团提出“环保型花园式工厂化”企业建设方案。

以前他们在城南有一个厂区,厂区里只有一条生产线,办公室就是六间钢结构简易板房,厂里连排水沟都没有,每逢下雨,砂石料都泡在积水里。有一次,甲方去厂区考察,见此情况,虽未多言,工程洽谈却没了下文。

这件事让王仁元更加下定了“树形象”的决心,但他构想中的环保型花园式厂区建设,在全国都少有先例。在博采众长后,他确定首先在“降尘”上下大功夫。不仅升级了一体式除尘器设备,增加了收尘面积,在粉料输送、生产过程中实现收尘自动化,全过程无粉尘外溢,同时在料场内安装了雾化降尘遥控装置,在砂石料卸车过程中开启,通过喷淋雾化装置,能够有效地达到降尘抑尘的效果;上料仓安装了红外线自动收尘设备,通过使用红外线自动收尘设备,有效减少粉尘外溢,实现集中收尘;安装雾炮喷淋设施,采购大功率洗扫一体车,随时保持厂区路面湿润无扬尘。

为有效节约材料和用水,厂区安装了浆水回收系统,对通过砂石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材料和浆水进行二次使用,材料用于生产,浆水循环利用于搅拌车涮罐、生产用水等。在环境改造上,厂区内规划建设了小花园和水塘,为工业化厂区增添了一份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如此规划,让润德混凝土成为德州首家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公司也树立起“绿色建材”的行业标杆。

优质产品闯出新天地

“混凝土浇筑,筑的是建筑之骨。这个行业的责任重大。”德州润德混凝土有限公司建厂时,全市混凝土企业已达到100余家,企业想要想发展,就得从产品上寻突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王仁元坚持“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将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把控从原材料入场开始,分类存放、依次检测,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配合比;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跟踪指导,及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现场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十余年来,润德公司始终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团队先后研制出彩色透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等适应市场客户需求的新技术产品,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同行业的赞许。

2022年,为配合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的建设,公司研发团队搜集了大量文献,在前期技术储备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把脉和试验室试配、工地样板中试、结构实体样板等技术总结,完成了饰面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可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又成了难题。饰面清水混凝土需要以天然河砂做原料,否则将导致产品表观出现气泡等缺陷,填充性变差,工作性能大打折扣。对于这样利润低的小众产品,供应商不愿承接。研发团队只好多方打听,先后前往邹平、泰安等地寻找,后来听说石家庄某河道正在清淤,研发团队立即前往,在当地洽谈,才将生产所需的河砂拉回厂区。

饰面清水混凝土的投产不仅彰显了润德公司过硬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填补了德州市场空白。

产学研融合,激发澎湃活力

王仁元重视研发成果的转化。公司设置了专职研发人员,针对研发工作进行了分类部署,分工明确,条线管理,进行理论研究、试验验证与材料整理,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

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技术交流合作,获得德州首家“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三星级评价标识;与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发明专利:一种湿拌砂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湿拌砂浆市场占有率,形成干湿并举的砂浆供应模式,工作时间较传统砂浆提高了6倍以上;与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周健团队合作,结合建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在绿色低碳胶凝材料方面深入研究,完成矿渣硫铝酸盐水泥专利的申报,形成了发明专利《基于矿渣活性激发剂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制备方法》,该产品较传统水泥熟料用量降低70%以上,同时90%的材料来源于工业固废材料,为发展绿色低碳建材提出了新的解决方向,为润德公司提供了节能减排技术储备。

十余年间,润德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参编标准规范13项,发表期刊论文32篇。已为1000多个工程项目提供混凝土,参建的工程多次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泰山杯”奖等奖项,公司也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绿色生产示范企业、中国建材企业500强等荣誉称号。

秉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战略思想,公司产值效益连年增长,综合实力和品牌信誉逐年攀升,已发展成为德州市混凝土行业的排头兵,为德州市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刘畅 尚书洋 王立平)

作者:刘畅 尚书洋 王立平
责任编辑:张大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