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十年再造一个滨州电网!国网滨州供电公司为地方发展充足“新动能”
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2023-01-05 17:34:45

记者 李元春 通讯员 代福永

1月5日,滨州市委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林洪主要介绍了十年间该公司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林洪介绍,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滨州电业为滨州”的工作定位,2022年成功应对夏季用电负荷四创新高的严峻考验,创下连续安全生产22年的新纪录。同时,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保电工作,荣获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党的二十大保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创新实施“宜商三电”九项服务举措,“四进送服务”大走访167万户,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公司连续四年荣获“富强滨州”建设“金星奖”。公司主动发挥电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保障了可靠可信赖的能源供应,为谱写最美滨州新篇章贡献了滨电力量。

十年再造一个滨州电网,夯实供电服务基础

十年间,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树牢“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先行意识,不断强化电网建设,夯实供电服务基础,共完成电网投资156.49亿元,较上个十年增长了3.17 倍。全市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145座增至192座,变电容量从1189万千伏安增至2762万千伏安,增长2.32倍,输电线路从2745千米增至6499千米,增长2.37倍,完成了十年再建一个“滨州电网”的历史壮举。高质量完成26批配农网改造任务,城农网供电可靠率分别提升至99.9891%、99.9736%,户均容量提升了2.65倍。220千伏海丰、锦秋变电站工程获评“中国安装之星”和“山东省建筑质量泰山杯工程”。新建的4条特高压线路纵贯全境,输送外省来电能力达到1300万千瓦,约占全省外电输送能力“半壁江山”,滨州由山东电网末端一跃变为“外电入鲁”主通道。经过十年的大发展大跨越,滨州电网网架更加坚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持续优化供电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指数

服务城市“双招双引”,着力打造“滨周到”电力品牌。持续深化政务信息共享应用,推出7类、17项办电业务“免证照”办理,营业执照、身份信息、不动产等信息在线调取,满足居民“零证办电”需求,实现企业客户“一证办电”、“房产+用电”联合过户。依托“网上国网”APP,为客户带来线上办电全流程展示、办电进度在线实时查询。严格“一次告知”和各环节并联审批、并行处理,普通高压、低压非居民、低压居民客户办电环节分别由原来的11个、9个、6个压减至现在的4个、3个、2个。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助力复工复产和“电力促经济、同舟保发展”十项举措,新冠疫情期间减免1558家企业基本电费1895万元。此外,还推出“电e贷”“电e票”“电e盈”等金融产品,为89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4155万元。提前对接项目审批信息,主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让“电”走在客户需求之前。为298家星级客户上门提供用能分析、诊断服务,助力客户优化用能结构。对市省、市重点项目实行“三级包保”服务,开通绿色办电通道,提供预约上门、客户经理帮办代办,持续提升企业用电满意度。

用心赋能市民美好生活,提高供电服务质效

该公司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圆满完成上合青岛峰会、世界铝产业高峰论坛、冬奥会、二十大等重大保电任务,连续九年实现除夕夜“线路零跳闸、台区零停电、客户零投诉”的“三零”保电目标。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上线“电水气暖”报装联办功能,全市首家成立“水电气暖信视”共享营业厅,无差别受理业务,实现“进一家门、办六家事”。联合市发改委、住建局出台文件,实现居民充电桩报装免物业证明。优化线上服务,进一步提升办电效率。

开展带电作业,力争居民长期不停电。配置不停电作业持证人员149人、特种车辆28辆,实现滨州市、县配网不停电作业全覆盖,每年开展带电作业2000余次,配网不停电作业化率由2012年不足40%,提升至98.9%、全省前3,年均减少停电24万时户,年供电量增加600万千瓦时,全市范围内建成8个零停电示范区,践行了“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庄严承诺。实行全渠道工单全流程管控,压缩指挥层级、畅通业务链条,切实保障居民的用电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推广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超前发现服务薄弱环节,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全面提升用电体验。

牢固树立绿能“链长”定位,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该公司在“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落地中争当先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77万千瓦、全省第五,年发电量7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4万吨。预计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是全市最高网供负荷的1.75倍。深化应用“新能源云”“网上国网”等平台,构建新能源并网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线上并网服务,推动新能源配套并网工程与本体同步投产,提升新能源企业投资产出效率。

加强新能源及碳交易辅助服务,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代理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收益。据悉,早在电动汽车普及率还比较低的2015年,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就在青银高速公路邹平服务区建成投运了全市首座充电站。随着需求上升,公司不断优化充电站点布局,相继在市县行政中心、高速服务区、公交单位停车场等地点建设充电站点,截至目前,共建成投运充电站56座、充电桩547台,年充电电量达到1200万千瓦时以上,市县公共充电服务全覆盖。今后,这种充电服务还将进一步向乡镇延伸,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多样扶贫助推“造血”增收,建立城市“双碳大脑”

该公司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捐建光伏扶贫电站4座,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容量、支付上网电费均居全省前列,为8.1万贫困群众提供了一份“阳光存折”。创新实施沾化“全域‘破10’村集体稳定增收光伏项目”,应用设计、建设、管理、运维“一条龙”服务模式,建成沾化光伏扶贫电站,助力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并在全市广泛推广,擦亮“电力赋能 乡村振兴”名片。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4名驻村扶贫干部圆满完成定点帮扶任务,促成28种农产品上线省公司“网上商城”,消费扶贫完成率全省第一,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推广乡村电气化项目,建成全省首个“三线融合”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推动村容村貌改造,引导乡村用能低碳化、智慧化。

同时,以电力数据赋能经济发展为主线,积极深化大数据场景应用。牵头滨州市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七库”之一电力库建设,推动能源数据全方位汇聚,强化经济数据与电力数据融合分析,助力政府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为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赋能。以碳排放核算、监测和分析为基础,设置区域能源双碳地图,对行业碳生产力、企业碳能效、清洁能源碳减排进行实时跟踪,以承接国家级“区块链+能源”试点为契机,探索“能源+新技术赋能”双碳模式,为全市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作者:李元春 代福永
责任编辑:张广德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